劉雪蓮,女,全省首屆“最美輔導員”。30多年教育生涯,20余載輔導員之路,她憑借自己的滿腔熱情詮釋了輔導員的愛心與責任,如同一朵雪蓮花,永遠盛開在學生心中。
她視學生如孩子,學生視她如慈母。對于量大、事雜、瑣碎、忙碌的學生事務(wù),考慮到學生平時有課,她寧愿中午自己不休息,也不能讓學生的急難事被耽誤。只要有學生來訪,她就會收起倦意,微笑耐心地接待學生的咨詢、傾聽申訴,每個環(huán)節(jié)都不馬虎,“觀之可親”是學生給她一致評價。
劉雪蓮帶班“嚴”,是出了名的??硷L考紀、校紀班規(guī)原則性問題,她絲毫沒有“溝通的余地”;宿舍日常衛(wèi)生,要求做到“整潔如展室”;在全校率先要求學生每天“早讀40分鐘、晚自習2小時”,這一堅持就是18年……
愛之深,責之切?!拔也皇悄愕膵寢?,是你的導員!”多年過后,在許多學生的記憶里,或在全體班會上,或在師生談話中,劉老師經(jīng)常板著臉說出的這句訓詞,實則用心良苦,希望學生能學會獨立自立,為自己的學習和生活負責?!暗敲看伟嗌嫌型瑢W‘出岔子’,她都是熱心腸幫助解決難題,真正的‘刀子嘴、豆腐心’?!斌@悉劉老師病逝的消息,一位學生在“贛鄱輔導員”微信公眾號寫下留言。
在她的辦公室里,有一個文件柜塞滿了她心愛的“寶貝”——所帶班級的30余本“班級日記”、畢業(yè)生留下的一摞摞《學業(yè)生涯設(shè)計書》、以及一封封與家長的書信。而由她開創(chuàng)并常年堅持的“班級日記”“學業(yè)生涯設(shè)計”“家校對話”等做法被列為全校輔導員工作典型案例。
班里每個學生的性格和家庭情況,劉雪蓮都了然于心。孤僻的學生,她堅持“越不搭理、越需要了解”的原則,總是主動和學生“套近乎”。貧困的學生,她始終牽掛著他們的生活起居,想方設(shè)法幫助解決學費和生活費,“自掏腰包”墊學費、充飯卡,是常有的事。
愛的傳遞,如陽光般溫暖人心。得知劉老師臥病在床,她的學生特地請假來昌照顧她。在學生心里,劉老師就像是一座巨大又明亮的燈塔,守望著一艘艘小船從交大港灣出發(fā),點亮著前行的方向。